文化育人 | 今日处暑
日期:2024-09-06   发布:法法   

文化育人 | 今日处暑

陪伴你的 安扬青春 2024年08月22日 10:40 江苏




 THE LIMIT

OF

 HEAT


增江华附借四季之美,以天地自然为肌理,以和美文化为底蕴,打造四季融合课程进行时,彰显“以和育人,以美化人”之理念,且行且悟,且思且授。

 ·

CHU SHU JIE QI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不言不语的处暑,更迭了季节善变的容颜,穿越了时光长廊的纹路,将“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的秋叶,“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的秋月,“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秋菊,装帧成一幅幅镌刻着季节痕迹的唯美水墨画。这时,携一颗素色秋心,行走在这样的画廊里,则有了“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的秋悟,也有“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的秋思。再看群雁南飞,东篱菊绕,绿荷传香,走着,思着,悟着,则四季变化的规律自然而现,万事万物的道理顺章而成。


 ·

CHU SHU JIE QI

处暑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

CHU SHU JIE QI

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用。二候天地始肃:指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吕氏春秋》上说:“天地始肃不可以赢。”。三候禾乃登:“禾”指的是黍、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

CHU SHU JIE QI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处暑期间,真正进入秋季的只是东北和西北地区。但每当冷空气影响我国时,若空气干燥,往往带来刮风天气,若大气中有暖湿气流输送,往往形成一场像样的秋雨。每每风雨过后,特别是下雨过后,人们会感到较明显的降温。 



 ·

CHU SHU JIE QI



祝融是炎帝的儿子,精卫的长兄,以“光照万方”深得部族内外的爱戴。黄帝部族与炎帝部族合并后,祝融被封为火神,主理火正和夏季,成为炎黄部族最主要的大臣之一。水神共工嫉恨祝融,心中不平:“水火都是人们离不了的,为什么人们亲近祝融,而无视我的存在?”于是共工公开向祝融挑战,两人各使神通,杀得天昏地暗,共工战败逃奔,撞倒了擎天柱不周山,致使天塌地陷,尸横遍野。黄帝迫于部族长老的压力,含泪下令处死祝融。祝融也深悔自己的鲁莽给天下带来的灾祸,于是请求黄帝留存自己的魂魄,寄托于莲花之上,沿河漂流,召领死难的亡灵,以赎罪孽。黄帝应允。因祝融主理夏暑季节,所以处死祝融的这天就被称为“处暑”。





 ·

CHU SHU JIE QI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萧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省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2006年第九届中国开渔节,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县举行。因为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鱼群还是会停留在海域周围,鱼虾贝类发育成熟。因此,从这一时间开始,人们往往可以享受到种类繁多的海鲜。





 ·

CHU SHU JIE QI

唐朝元稹的“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写出夏末秋初万物之景。宋代王之道的“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道出了灼灼暑气的万里肃杀。而清朝乾隆的“几人熟读禽经者,族类仍讹鸠与鹰。羽翼已成应搏击,生鲜欲啖且凭陵。彼其在野传疑幻,若此居笼见那曾。月令分明言獭祭,祭先之语典何徵”,却描绘了搏击长空的轻盈之姿。



 ·

CHU SHU JIE QI

处暑,是一首温婉的诗,是一幅绚丽的画,更是一曲悠扬的歌。它让我们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的力量。增江华附师生在这个季节里,用成韵的诗,用悠远的文,用美好的画,一同品味季节更迭的意蕴,及时间流转的情致。



审核人:郑一笑       
前一记录:文化育人 | 伏天将尽,秋意渐浓
后一记录:团芜湖市委副书记谢翔宇、学少部部长钱泽慧走访慰问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志愿者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后台管理】
地址: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浮山路68号  邮编:241080
皖ICP备11002798号-3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电话:0553-3918928 0553-3918791 0553-3918509  手机:18155373300
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