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
献礼此刻 百年华诞
七律
党旗猎猎擎天空,镰锤挥来舞劲风。
狮醒人间听怒吼,炮击鬼域建奇功。
九洲铁树汗浇绿,万里山花血染红。
举国欢欣歌盛世,冲天浩气贯长虹。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即将到来之际
带领我们乘坐“百年时光机”,穿越回过去
以昂扬的精神面貌为建党百年献礼
一起回望建党百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石油工业基础十分薄弱,仅有甘肃玉门老君庙、新疆独山子等几个小规模油田,年产不足12万吨。
1958年,主管石油工业的邓小平指出,石油勘探重点要从西部向东部转移。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大同镇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发现了大油田。时值国庆10周年前夕,这个新油田被命名为“大庆油田”。大庆油田的横空出世,是石油勘探战略东移结出的硕果,印证了我国陆相生油理论的伟大胜利,打破了中国“贫油”的论断,掀开了新中国石油工业崭新的一页!
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的召开
但是,当时我们一无经验、二无技术、设备落后,国家又十分困难。面对重重困难,石油部决定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打歼灭战的形式,组织石油大会战。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使命感,把几万会战大军集结松辽大地,打响了一场中国石油人必须打赢的战役!
提起王进喜,大家第一时间就会把他和“铁人”这个称呼联系在一起。
1960年2月,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于3月25日到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先问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1205队的钻机到了,没有吊车和拖拉机,汽车也不足。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滚杠滚、大绳拉的办法,“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运到萨55井井场,仅用4天时间,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了茫茫荒原上。井架立起来后,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组织职工到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取水,带领大家用脸盆端、水桶挑,硬是靠人力取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萨55井于4月19日胜利完钻,进尺1200米,创5天4小时打一口中深井的纪录。
1960年4月29日,1205钻井队准备往第二口井搬家时,王进喜右腿被砸伤,他在井场仍坚持工作。由于地层压力太大,第二口井打到700米时发生了井喷。危急关头,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带头跳进水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最终制服了井喷。在王进喜的带领下,1205钻井队坚持多打井、快打井,1958年就实现钻井进尺“月上五千、年上双万”。
王进喜用身体搅拌水泥
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了。” 到1963年,我国高速度、高水平地探明和建设了大庆油田,形成了年产600万吨原油的生产能力,对实现石油产品基本自给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64年1月21日,石油工业部党组向中共中央报告,提出要在天津以南、东营以北的沿海地带,组织华北石油会战。到1965年,在山东建成的胜利油田、在天津建成的大港油田都开始出油。华北石油会战打开了渤海湾地区的勘探局面,在中国东部又开辟了一个新的石油生产基地。
王进喜带领团队研究改进泥浆泵
以王进喜为代表的大庆人,在油田开发最艰苦的时期,吃大苦,耐大劳,公而忘私,奋勇拼搏,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上的奇迹。他们“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牺牲精神,他们“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决心,感动和教育了几代人。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于1964年提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铁人王进喜那句“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极大地振奋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热情。
打开链接观看
【https://v.douyin.com/iFeSpc6o/】